水上綠化_河道水生態景觀生態浮島_綠化養護管理,江蘇富春園林有限公司于2008年在宿遷市沭陽縣工商*合法認證注冊,借助我們沭陽“中國花木之鄉”30*苗木集產區的優勢,致力于抗鹽堿耐干旱苗木及彩葉新品種的推廣以及各類園林造景必需的*二*保護樹種。
景觀水治理中人工生態浮島的作用及優勢有哪些?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使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但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景觀水治理成為當下的熱點,治理的同時景觀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治理景觀水中,除了生物治理是現在*為看好的技術之外,生態浮島也是前景可觀的,人工生態浮島技術是一種仿陸地生態系統,可以在一些載體上面栽培各種各樣的植物,人工生態浮島不僅可以使水體生態系統得到重建,并且維持穩定,同時還可以保持水體水質潔凈,修復水底生物的正常活動和繁殖,保證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生態浮床的構造
從大的方面分,人工浮床可分為干式和濕式兩種。水和植物接觸的為濕式,不接觸的為干式。
1、干式浮床:因植物與水不接觸,可以栽培大型的木本、園藝植物,通過不同木本的組合,構成良好的鳥類生息場所同時也美化了景觀。
2、濕式浮床:大致分為四代技術。
1)*代,主要以竹子,土工網搭建,具有造價低,效果差,壽命短,無法維護等特點(注:隨著人工成本的提升,目前該方式在造價上也沒有優勢)
2)第二代生態浮床,主要是泡沫或泡沫加金屬固定件產品,具有造價低,制造工藝簡單等優點,但強度不足,金屬泡沫容易分離,且泡沫本身屬于白色污染目前基本已經沒有應用(特別是限塑令后基本*跡)
3)第三代,主要是PE產品,市面上以圓形產品為主,一般9-11個平方,有類似面包圈的浮體和分體的種植籃,雖然克服以上兩代的缺點,但是由于對浮島凈化原理沒有做深入研究,且植物固定不牢固,分體設計不穩固,邊沿設計未考慮波浪磨損等,目前只能小片應用,且主要作為景觀應用。
4)第四代生態浮床 ,主要是PE、PP產品,也是目前國內的主力產品,典型代表是NH-2浮床,在南水北調等大型水利生態項目中被廣泛應用。產品設計考慮了通氣,透光遮蔽率的計算、浮島邊緣抗磨損設計,整體一體化更耐用,人工成本更低,維護更簡單,且可適應不同水生植物,株距一般從3cm-30cm可調。凈化能力更強,大約是第三代的4-10倍。
5)第五代,主要是新材料浮床,植物根系和浮床材料可溶為一體,且材料本身為中空管狀結構,能夠形成很好的水體微動力循環。目前代表產品為德國產品,由于材料*壁壘,在國內無應用,且目前售價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