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途
菖蒲葉叢翠綠,端莊秀麗,具有香氣,適宜水景岸邊及水體綠化。也可盆栽觀賞或作布景用。葉、花序還可以作插花材料。可栽于淺水中,或作濕地植物。是水景園中主要的觀葉植物。全株芳香,可作香料或驅蚊蟲;莖、葉可入藥。
形態特征
唐菖蒲株高40一150cm,每株有剛直的葉片6—9枚,規則的嵌迭排列,長35—60cm,寬4—6cm,硬質,葉梢銳尖,葉脈6—8條,凸起而顯著,呈平行狀。
唐菖蒲地下部分具球莖、須狀根和收縮根。球莖為休眠器官。春天栽種一粒母球,秋天可收得一個或若干個2cm以上的新球莖。球莖扁圓形或卵圓形,球莖的外部包有4—6層褐色膜被,對球莖起保護作用,球莖上有芽眼3—6個,成直線排列,中間的為主芽,旁邊的為側芽。主芽、側芽均可形成新的植株,側芽形成的植株亦可抽穗開花。球莖的底盤周圍布滿根原基,萌動后形成須根。當植株生長具3片葉時,在母球莖上開始形成新的球莖,在新球莖上又長出多條新根——收縮根。隨著新球莖和收縮根的形成,母球與須狀根逐漸萎縮、干枯,新的球莖長成后,在新球莖和收縮根之間著生仔球。由于種球大小和品種不同,仔球著生量也不一樣,大紅袍品種著生仔球可達50一70粒,而紫氣祥云品種只有4—8粒。仔球多數為卵圓形或桃形。
庸菖蒲的花莖從葉叢中抽出,穗狀花序,長30—75cm,每個花穗著花8—24朵,通常側向一邊,排成兩列,花冠直徑8一16cm花冠由下向上漸小,花朵由下向上漸次開放。花冠筒呈膨大的漏斗形、喇叭形,鐘形等,稍向上彎曲。
菖蒲為多年生草本,屬單子葉類,株高50-80厘米,葉基生,劍狀條形,無柄,綠色。稍耐寒,華東地區可露地越冬。可栽于淺水中,或作濕地植物。是水景園中主要的觀葉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