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林業(yè)科學研究院以暴馬丁香為砧木,以白丁香、紫丁香或遼東丁香為接穗,通過主干高接換種方式,嫁接培育樹狀花木,通過經過2~3 a培育,形成懸空球狀造型樹,觀賞效果良好。文章從砧木培育、接穗采集處理、嫁接方法、嫁接時間及苗期管理等方面,總結了丁香屬樹狀花木嫁接育苗技術。
以暴馬丁香為培育丁香屬樹狀花木的砧木。通過多次移植,將暴馬丁香的實生苗或根蘗苗,培育成獨干苗木。
在赤峰市中部地區(qū),暴馬丁香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種子成熟。當果穗頂端由綠色變成褐色、個別果實果皮開裂時,剪取整個果穗,平鋪在陰涼通風處,定期翻動。經自然陰干、種子從果皮中彈出后,將果穗揀出,收集種子。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種。播后,澆透水1~2次,翌年3月中下旬,澆解凍水1次。或于翌年1月,低溫混沙層積催芽,4月初播種。出苗后,按常規(guī)育苗進行管理。經過2~3次移植,定期修剪、除根蘗、除萌蘗,逐漸培育成獨干苗木。
暴馬丁香大苗起苗后,將起苗穴添土平整,經過2~3 a,可萌生出大量的根蘗苗。移植后加強修剪,即可成為獨干苗。
春季移植時間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暴馬丁香放葉前,移植后,澆2次水,間隔7~10 d;秋末移植時間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暴馬丁香落葉后,澆上凍水1次,翌年春,澆解凍水1次。
1月上旬至3月上旬,從白丁香、紫丁香或遼東丁香的優(yōu)良單株上,選取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當年生粗壯枝條,剪取接穗,接穗長12 cm,兩端蠟封 ,裝入塑料袋后,外面用冰塊保濕降溫,存放于0 ° C以下的苗窖內備用。
4月下旬至5月上旬,選取主干高度為40 cm以上砧木,嫁接紫丁香、白丁香或遼東丁香。砧木和接穗粗度相近或稍大于接穗,用切接法 或斜切接法(沿砧木較光滑一側向下約15 °剪砧,自砧木較光滑一側上端留1~2 mm向下斜切)嫁接,保證二者兩側形成層對齊。砧木和接穗粗度不一致時,用切接法、劈接法 或斜切接法,保證一側形成層對齊。砧木粗度達接穗粗度5倍以上,用插皮接法 ,接1~2個接穗;或提高接口高度,在砧木主干上保留多個枝條,短截后,采用切接法或斜切接法進行多樹種(含變種)換冠。
根據大規(guī)格砧木冠形需要,保留3~5個枝條高接換冠。嫁接時,接口高度因樹形設計,應富于變化,形成錯落有致,寓意獨特的造型樹。白丁香、紫丁香、遼東丁香和小葉丁香接到同一砧木上,可以延長觀花期,增強觀賞性。
6月中下旬預處理接穗,即:將選做接穗的粗壯枝條摘心,促進枝條粗生長及形成飽滿接芽。10 ~15 d 后,剪取接穗進行嫁接。采取斜切接法嫁接。隨剪砧,隨剪接穗,隨削接穗,隨嫁接。嫁接完后,用油漆封嚴頂端傷口。接穗剪取1~2對芽。砧木下部枝條摘心,保留成熟葉片。待接穗萌發(fā)至3~5 cm后,剪除砧木下部枝條,接穗葉片完全展開后,抹去砧木上的葉片。
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選取粗壯枝條做接穗。采用嵌芽接法 進行嫁接。將接芽全部封嚴,防止接芽萌發(fā)。
翌年3月下旬,剪砧。沿接芽芽片上方1 cm左右剪去砧木上方部分,用油漆封嚴傷口。4月上旬,解除綁帶。保留砧木短枝上完全展開的葉片,對長枝進行摘心,抹去主干上的嫩芽;接芽萌發(fā)后,剪除砧木上萌芽及側枝。
除萌蘗不當,容易導致砧木和接穗一同枯死。除萌蘗要以“既要保證接穗水分供應,又要保證砧木營養(yǎng)需要”為原則,在嫁接前期,適當保留砧木上葉片,有利于砧木生長需要,提高嫁接成活率;嫁接成活后,及時除萌蘗,保證接穗枝條生長及養(yǎng)分積累。
嫁接當年,部分樹種(如遼東丁香)會開花,應將花序剪除;以后1~3 a,落花后剪除花序,以促進枝條營養(yǎng)生長。
硬枝嫁接當年夏秋季、半嫩枝嫁接翌年春季,結合除萌蘗,除去接口處綁縛的塑料,防止塑料嵌入組織內妨礙苗木后期生長。
培育球形、卵形或有特殊寓意的造型樹。多樹種嫁接在同一砧木上,要通過修剪調整不同樹種間枝條長勢,以滿足造型需要、提高觀賞效果。
及時松土除草、施肥澆水。盡量采用人工除草或機械除草,注意防除蘿藦(metaplexis japonica)、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和田旋花(Convolvulusarvensis)等雜草;生長前期以氮肥為主,后期增加磷鉀肥比例;在赤峰市中部地區(qū),9月上旬停止?jié)菜?1月下旬澆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