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稅玉民研究員團隊2016年在越南北部和中國南部的跨界喀斯特地區開展了近三個多月的野外調查工作,最近通過對采集的大量植物標本的比對與文獻資料查閱,確認發現7個秋海棠新種。
據稅玉民介紹,東京灣地區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之一,包括越南北部和中國南部,該地區主要為石灰巖地貌且海拔多不超過1200米,植被主要覆蓋越南北部、西北部至東北部的最北端地區,與中國的廣西西南部和云南東南部接壤,兩國在該地區山水相連,地理環境相似。近十年來,該地區發現了大量的新種,如秋海棠、苦苣苔科、木蘭科等。
生長在野外的‘袖珍秋海棠’
生長在野外的‘直果秋海棠’
據介紹,這次發現的7個秋海棠新種分別是生長在石灰巖森林巖石深處的‘白斑果秋海棠’和石灰巖斜坡、山脊土坡上的‘直果秋海棠’,‘網脈秋海棠’僅生長在洞穴入口處的巖石上或石灰巖森林的陰坡上,‘竹林秋海棠’、‘古龍山秋海棠’和‘袖珍秋海棠’及‘白絨毛秋海棠’則只分別生長在水邊的竹林、深谷中淺洞入口處或陰暗峭壁的濕潤表面上和懸崖邊的石灰巖裂隙中及石灰巖森林的懸崖上。
生長在野外的‘白絨毛秋海棠’
這7個秋海棠新種的花期、結果期各不相同,其中花期、結果期最早的是‘白絨毛秋海棠’,分別為3-5月和4-6月,花期、結果期最晚的是‘直果秋海棠’和‘網脈秋海棠’,分別為10-12月、11月到次年1月和8-11月、12月到次年3月,‘竹林秋海棠’的花期為5-6月,結果期6-8月,‘袖珍秋海棠’的花期、結果期比‘竹林秋海棠’各早一個月左右,‘古龍山秋海棠’的花期和結果期則為2-5月和5-6月結果。
稅玉民告訴記者:這7個秋海棠新種的發現填補了北部灣地區中越兩國該類群研究的空白,進一步揭示了該地區為該類群多樣化中心和演化博物館的特殊地位;特別是漿果類秋海棠(‘直果秋海棠’)的發現,為我們研究熱帶亞洲、熱帶非洲以及熱帶美洲的洲際趨同適應提供了重要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