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lián)系方式
加關(guān)注0
漳浦縣遠(yuǎn)東園林綠化場企業(yè)會員第8年
資料通過認(rèn)證
保證金未繳納
|
常綠喬木,高5-30米,胸徑達(dá)70厘米,樹皮淡灰棕色,枝無刺。葉大,三至五回羽狀復(fù)葉,直徑達(dá)50-100厘米;葉柄長15-30厘米,無毛或幾無毛;托葉小,和葉柄基部合生;小葉片在羽片軸上對生,紙質(zhì),橢圓形,長5.5-13厘米,寬3.5-6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兩面均無毛,邊緣全緣,側(cè)脈6-10對,下面隆起,兩面明顯;小葉柄長至1厘米或無柄,頂生小葉柄有時更長。圓錐花序頂生,長30-40厘米,主軸及分枝密生銹色星狀絨毛,后毛脫落;傘形花序頭狀,直徑約1.2厘米,有花多數(shù);總花梗長1-1.5厘米;苞片小,卵形,長2-3毫米,宿存;花梗長1-2毫米,花后延長;花淡黃白色,芳香;萼有絨毛,長約2毫米,邊緣有5個三角形小齒;花瓣5,卵形,長約2毫米,外面疏生絨毛;雄蕊5,花絲長約3毫米;子房2室;花柱2,離生,開展。果實卵球形,略側(cè)扁,長7毫米,厚3-5毫米,黑色,宿存花柱長約2毫米,果梗長約8毫米。花期10-12月,果期次年2-3月。
翁先生
15059659016
常綠喬木,高5-30米,胸徑達(dá)70厘米,樹皮淡灰棕色,枝無刺。葉大,三至五回羽狀復(fù)葉,直徑達(dá)50-100厘米;葉柄長15-30厘米,無毛或幾無毛;托葉小,和葉柄基部合生;小葉片在羽片軸上對生,紙質(zhì),橢圓形,長5.5-13厘米,寬3.5-6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兩面均無毛,邊緣全緣,側(cè)脈6-10對,下面隆起,兩面明顯;小葉柄長至1厘米或無柄,頂生小葉柄有時更長。圓錐花序頂生,長30-40厘米,主軸及分枝密生銹色星狀絨毛,后毛脫落;傘形花序頭狀,直徑約1.2厘米,有花多數(shù);總花梗長1-1.5厘米;苞片小,卵形,長2-3毫米,宿存;花梗長1-2毫米,花后延長;花淡黃白色,芳香;萼有絨毛,長約2毫米,邊緣有5個三角形小齒;花瓣5,卵形,長約2毫米,外面疏生絨毛;雄蕊5,花絲長約3毫米;子房2室;花柱2,離生,開展。果實卵球形,略側(cè)扁,長7毫米,厚3-5毫米,黑色,宿存花柱長約2毫米,果梗長約8毫米。花期10-12月,果期次年2-3月。
生長于海拔數(shù)十米至1000米的森林中,庭園中偶有栽培。
分布范圍
分布于云南(西雙版納、河口)、廣西(龍州)、廣東(廣州、云浮、徐聞和海南陵水、崖縣、昌江)。印度、不丹、錫金、孟加拉、緬甸和印度尼西亞亦有分布。
主要價值
根皮治燒傷、癤腫、蛇傷及風(fēng)熱感冒,髓心利尿。樹冠圓整,可栽培作為庭園風(fēng)景樹。